音樂活動

電影推薦「蜜蜂與遠雷」

0 W0b4c5nzeh B5xkx

二月七號上映的音樂電影「蜜蜂與遠雷」,改編自史無前例,獲得日本文學界最重量級《直木賞》與《本屋大賞》殊榮的小說,電影描述四位對音樂執著的鋼琴家,為了夢想不顧一切挑戰國際大賽。

主要描述的四個角色,代表了不同特色風格的愛樂者,有天真無瑕的天才(風間塵)、努力不懈的明日之星(馬薩爾)、有慘痛失敗而迷惘的少女(主角亞夜)、熱愛音樂的樂器行員工(最後一次追夢的平凡老爸明石),在學習音樂的旅途中,幾乎都有遇過這些特質的同好,特別容易引起共鳴。

Maxresdefault
E7ff7ab0 4976 11ea Be7d 2465b009ec05

其實,可以參加此等規模賽事的人,都已經具有相當的天分,這四位角色都可以稱作天才,應該是大們最大的共通點了,雖然在電影中將平凡老爸明石設定成業餘音樂愛好者,平時在樂器行上班,似乎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選手,但是,試想如果沒有卓越的天分,有能力準備如此大量又專業的曲目嗎?因此這四位都是具有不凡天份的音樂好手。

因為明石這個人設的狀況與我最為接近,所以最能激發我的共鳴,相同有著另一份工作,熱愛演奏鋼琴,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即使擁有一些天分,在比賽與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有會出現那位”更有天分”的演奏家,因此不論是明石在海邊看著那些鬼才之間的音樂遊戲時的感慨,或是落選訪談時的悲傷,都讓我印象深刻,許多的想法及感受都深刻經歷過。

經過多年的磨練之下,必須學習接受自己所擁有的,資質永遠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永遠比較不完,有時著實令人挫敗,但實在不需要過度執著,在自己能力所及享受音樂即可。電影之中,曾經消失數年的天才少女,居然還可以與從小不間斷練習的馬薩爾同台競爭,誰的資質更勝一籌其實也很明顯,在音樂的路上,誰可以走得長久才是最有意義的。

E81a2ea0 4976 11ea 8a9f 70172b51b0e4

主角亞夜與老爸明石都將這一次的鋼琴比賽視為最後一次的試驗舞台,但喜愛彈奏的他們,已經命中注定永遠不會停止演奏,從小學琴至今,所遭遇的挫敗也幾乎數不清了,能支撐到最後的絕對是那濃厚的興趣。

決賽的曲目焦點著重在普羅高菲夫的兩首協奏曲,而這兩首也是國際賽事常見的曲目,音樂的氣氛掌控得很不錯,即使平常不聽古典樂的應該也很能感受氣氛與活力,對音樂人而言,聽完也會想要嘗試練習看看。

額外一提,在看電影的途中,主要亞夜彈琴的動作,一直讓我聯想到知名的鋼琴家愛麗絲·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尤其是彈琴時短髮晃動的氣場,不知道當初拍攝有沒有模仿參考。

1226 1
Alicesaraott108 V Contentxl

整體評論,這是一部音樂人一定要看,即是不懂音樂也推薦觀看的一部電影,非常寫實地將比賽的氣氛環節表現出來,對於原著書籍的故事更感興趣了,書中似乎表達的理念更多,已經下訂購買書籍來閱讀,如果還沒看過書,或是像我一樣懶得看書的朋友,先進到電影支持一下吧!!作者恩田陸女士也讚嘆,她說:『太完美了!導演將書中人物的堅持與包袱、描述樂音的優美、比賽的緊張和充滿生命感的悸動,都以令人嘆服的畫面來呈現,當然演員們的專業演出更是將書中角色完美活化的功臣。』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