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沙達的演奏風格,讓樂曲中每一個音符都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挖掘出那些埋藏在樂譜最幽深之處、充滿詩意的主題。」
以蕭邦著稱的鋼琴演奏家,第十一屆蕭邦大賽第五名得主。

會選擇聆聽這場音樂會,主要是看到舒伯特第21號奏鳴曲,畢竟自己去年才演奏過這首曲目非常熟悉,很值得研究的偉大作品。
音樂會節目單售價為200元,算是很昂貴的價位,裡面的字數資訊量算是蠻多的,我不是很喜歡有太多的「曲式分析」,什麼調轉到什麼調終止,然後運用增值手法等等…,即使我是看得懂的,其實也並不是特別想知道這些訊息,反而對於一些意象、感受或風格較感興趣,但可能也是比較容易有爭議性,所以寫一些標準的比較不會受到批評,也是可以理解。
路易沙達是俄國鋼琴家馬加洛夫(Nikita Magaloff)的學生,馬加洛夫是音樂史上第一位灌錄蕭邦鋼琴作品全集的鋼琴家,因為採用非常陽剛、不感傷且全數依照蕭邦手稿彈奏的忠實態度,在20世紀中葉掀起蕭邦彈奏原典風潮;這一派鋼琴技巧對音色講究、風格的高雅和精緻聞名,不作興狂即興的抒發,排斥過多的情感性語法。路易沙達依據恩師的心得,將他們這一派的蕭邦彈奏更往前進了一步:只是他不像馬加洛夫那樣排斥在蕭邦彈奏中表露情緒性的一面,就連馬加洛夫在晚年也承認,只有感傷和對死亡的恐懼,可以引發對生命的那種激情。因此路易沙達在彈奏上傾向由更多情緒去帶領。(本段節錄參考節目單)
看完上段所表述,再去聆聽這場音樂會就能瞭解路易沙達的特色,首先看到整場的曲目即可以知道路易沙達對自己音色的掌控很有信心,應該也不在乎是不是有聽眾睡著吧(我承認我有一度恍神,工作太累了),可能是因為少了一些澎湃熱鬧的曲目,當天大廳也有其他音樂會的關係,票房並不是非常好(票價也有點貴…)。

這一次坐在1200元的位子(折扣後960元),居然還坐在第二樓,以表演廳的配置來看,感覺在一樓很有包廂的感覺,效果應該很不錯。
原本預定是用音色較為飽滿溫柔的81號,是蠻喜歡的鋼琴,因此很期待用81鋼琴演奏的舒伯特。
但是當天路易沙達彩排時更改為95號鋼琴,整場聆聽完也能大概理解他為什麼這樣選擇,這場所選的曲目並不是有誇張的戲劇張力,如果使用81號鋼琴音色雖然一定非常優美,但整場下來可能就會更助眠了(苦笑),相對使用95號鋼琴,音樂變化性更大、更豐富,但同時更挑戰演奏家的掌控力
此外,路易沙達有一些蠻特別的小地方,首先音樂會所使用的椅子是圖片這種一般座椅,可能有靠背比較舒服?同時坐的高度也會比較低,雖然略顯駝背,但路易沙達可能更喜愛在這高度所彈奏的音色吧。
路易沙達整場音樂會都選擇看譜演奏(包括最後兩首安叩),一開始都會害怕是不是沒練熟,後來發現這樣想實在對大師太不尊重了,(也是有被一些音樂會驚嚇過的經驗…),後來查到之前的新聞稿,他本人有提到:「當然我不用看譜就可以演奏,但舞台上只有我一個人感覺很孤單,我希望一個人坐在我旁邊,這樣可以讓我心安。」這也就成為他的演出特色了,所以路易沙達非常感謝這位翻譜人員,在跟聽眾敬禮完之後,也會轉過身不斷地跟他敬禮。
上半場的蕭邦和德步西即充分表現路易沙達的招牌:「秉持著突尼西亞的北非熱情,結合法國藝術文化薰陶,結合成一種細膩高貴的觸鍵音色,運用大幅度音量對比和始終優美的音色來詮釋蕭邦,這種對於細節的掌控和要求,是歷來蕭邦演奏者罕見的。」路易沙達在一個可接受的框架裡面,做最大幅度的變化,不見得所有聽眾都能接受,但對我而言算是很喜歡的詮釋。此外,我發現路易沙達在大音域的跨越時,有時候並不會將手離開琴鍵,而是流暢平順的”滑”過琴鍵,算是蠻少見的作法,也許在樂句的連接性有幫助吧。
下半場重頭戲:舒伯特第21號奏鳴曲D.960
第一樂章:如上半場的風格延續,在傳統奏鳴曲的框架內,做最豐富的變化,三次的主題樂段,層次堆疊設計非常完美,這時的我就在思考,路易沙達第三次的主題呈現的速度,明顯已經快於樂曲開頭頗多,但是我即使知道這個”事實”但欣然接受這個詮釋且喜愛,這就是大師與我的距離,學不像大師的詮釋就是被說速度不穩…
路易沙達在除了在大小聲和速度上的選擇上有較大的對比之外,在聲部的配置上,也會強調一些較少被注意的旋律上,讓聽眾有許多耳目一新的感受。
第二樂章是整場音樂會我最喜歡的部分,路易沙達聲部間的音色搭配讓我聽到揪心,各聲部獨自各有強烈的特色,卻能互相相容堆疊濃厚的情感,舒伯特在創作此曲時梅毒已經到末期,自知時日不多的他,在作品中漸漸地表現出陰暗的氣息與氛圍,整個氣氛的掌控無話可說,每一樂句都讓人聽得入迷,本來我就很喜歡這個樂章,但是很難詮釋,稍有不慎,就變成煩悶又長的樂章了。
第四樂章:路易沙達一開始所選擇的速度,應該是我聽到過的版本中最慢的,因此也不會是我預期活潑閃亮的音色(第三樂章也是),但因為這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出現非常多次,路易沙達精準地控制每一次的速度,到了結尾樂段更顯澎湃。
聽完整場音樂會的演奏,對這場音樂會的評價非常高,應該是近期內最喜歡的音樂會了,讓我再次感受到舒伯特960的偉大且尊敬之意,當初我居然會選擇演奏,懷疑當初是否太無知了,很多的細節需要多年的琢磨品味,真的是值得一再聆聽演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