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

音樂會札記:劉曉禹與鹿特丹愛樂的完美結合

一流的鋼琴家、指揮和頂尖樂團,結合著絕佳的音樂廳,呈現了一場多麼神奇的音樂盛宴。

2021年10月,劉曉禹在第18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首獎,成為加拿大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音樂家。蕭邦大賽被視為大師之路的起點。上屆得主趙成珍至今仍持續不斷地進步和轉變,個人非常喜歡他的演奏風格。

音樂會開始前,劉曉禹與指揮一同在公共鋼琴上進行了一次隨性表演。這台公共鋼琴經常需要維修保養,在室外飽受天氣折磨加上不少民眾的勤勞使用耗損。非常擔心大師演奏時是否會出現問題,因此我一直在場邊準備隨時應變。

然而,劉曉禹以飛快而清晰的速度彈奏著蕭邦的黑鍵練習曲,令人驚艷不已。一瞬間,真的會忘記這是一架受過種種摧殘的小鋼琴,他出色的技術瞬間克服了鋼琴的缺陷!

當然,劉曉禹的技巧和音樂性成為整場音樂會的焦點。但最吸引我的是樂團與鋼琴之間的完美合作。演奏了貝多芬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整個音樂的音量平衡構建得非常出色。明明只是幾十名樂團成員和一架鋼琴,卻能夠如此平衡地互相呼應。這不僅考驗著獨奏家的技巧,還需要整個樂團團員細心聆聽和完美配合。今天我坐在三樓最後方的位置,充分體驗到衛武營音樂廳的聲響優勢,深深感受到古典時期協奏曲的魅力!

下半場是柴可夫斯基的b小調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作品74。接續上半場出色的音響效果,我完全沉浸在音樂中。音樂會中有一些小地方可以挑剔,例如木管時而稍微不穩,偶爾讓人對突如其來的音準或不自然的聲響感到困惑。然而,也有一些獨奏片段令人陶醉。整體而言,這些瑕疵並不足以掩蓋音樂會的卓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