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

台灣演奏家劉孟捷鋼琴獨奏會:巡禮之年

 

 

知名台灣鋼琴家-劉孟捷,這位寇帝斯音樂學院的大師來到衛武營演出,其實這場音樂會是臨時加開的,原本只有錄音錄影,開演前一週左右才開始售票,很早就發現這個訊息,這個票價實在是很佛心,曲目又非常經典討喜,當然要立刻劃位買票,最後幸運地買到二樓不錯的位置。

這次音樂會的選曲,都是對於劉孟捷老師極具意義的樂曲,開演前就知道肯定是一場精彩的演出!

我最喜歡的是《歐伯曼之谷》及《但丁讀後感:奏鳴曲風幻想曲》兩首作品,在這兩首曲目中,劉孟捷老師將人生哲學詮釋的淋漓盡致,我想這部分就是新生代演奏家跟大前輩的對樂曲解讀最大的不同。

新生代演奏家在詮釋李斯特的作品上大多偏向將音樂性的戲劇張力表現到最滿,再結合李斯特的炫技,使曲目更加華麗,也許有人會覺得:李斯特的東西過於炫技,但我認為實際上並非如此,李斯特作品富含文學知識與哲學思維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然而,李斯特這些曲目已經寫得非常出色,有時候不需要再過度地使其華麗,又或者可以說:李斯特的曲目本身就帶有非常華麗的象徵。劉孟捷老師對於李斯特的詮釋沒有過多的情緒,而是用最樸實、最初衷的方式詮釋每個和聲、旋律線、樂句等等,對於詮釋李斯特這點令我大開眼界

非常巧合地,音樂會的第一首安可曲《愛之夢》也是我即將在8月份獨奏會演出的曲目,居然可以現場聆聽到這麼好的版本,這首看似平凡、篇幅不長的曲目,簡單旋律主體的中間聲部卻藏有很深奧的學問,聽完劉孟捷老師的詮釋更令我對這個作品敬畏三分!

第二首安可曲為《塔朗泰拉舞曲》,老師精湛的演出一樣令人目不轉睛。演出結束後,全場起立鼓掌,在台灣的演奏會鮮少有全場起立鼓掌的場面,由此可見劉孟捷老師的魅力。

因為疾病纏身,劉孟捷老師似乎將每一場演出視為告別作:「醫生說我的身體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導致致命,因此,當其他人在跟他們的音樂產業搏鬥時,我需要做的是面對自己的命運及有限生命。」開音樂會對每個音樂家來說皆有不同的意義,有些人是自我實現、超越自我,但對老師而言是表現生命的韌性,反映當下心境的音樂,即是這場音樂會的標題-巡禮之年》。

這一系列的曲目,我都非常喜歡,但覺得還需要一些生命的歷練,才能彈出樂曲的內涵與意義,未來希望有機會也能搬上舞台,呈現給觀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