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

數位學習札記:麥可·列文–李斯特魔鬼圓舞曲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發展中,雖然有許多國家陸續開始解封,但要完全恢復以往地球村,

國際間頻繁交流的日子,應該還要蠻長的一段時間,

因此今年能出國學習、比賽的機會應該也沒了。

疫情絕對會改變全世界的生活方式,數位學習的腳步更快了,

無意間發現一系列的線上學習課程,

藝展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K ART)應該是與大陸單位合作

一起招集許多音樂院教授,採線上授課的方式讓大家學習。

觀望一陣子,看到這門講座的主題蠻有興趣的,

由美國波士頓音樂學院 鋼琴系主任–麥可·列文 Prof. Michael Lewin主講,

首堂體驗課也只要400多元,只要有點收穫絕對是絕對物超所值。

先說說結論,整體來說是不錯的講座,不會太過艱澀,

對專業人士來說也會有所收穫,因為有同步翻譯,

對於不擅長英文的人可謂是一大福音,雖然步調也會有所拖累,

總是有一好沒倆好,不能過於要求,主要著重於音樂上敍事的鋪層,讓整首作品充滿畫面。

課程概述(筆記):

李斯特作品大多推薦使用布達佩斯版本,

麥可·列文 針對這一首作品特別推薦可以參考布梭尼(Busoni)版本,

老師認為彈奏李斯特這首作品時,

不一定要完全拘束於譜上標記,

因為李斯特同時也出版了管弦樂版本,以及李斯特在演出時,

也經常為了演奏效果而有所變化。

 

 

麥可·列文 強調太多的演奏過於講求炫技,過於粗暴大聲,

而遺忘整體架構還是舞曲,

因此時刻要注意各聲部的平衡,

以及強調作品的敍事性,

麥可·列文 提供自己的想像給大家一個參考

 

 

全曲架構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

浮士德於鄉間騎馬前往酒館的場景

堆疊的五度音像是小提琴調音的聲響

以及進入酒館內大家歡樂跳舞的氛圍

 

 

第二段:

浮士德見到酒館內女子墜入愛河的主題旋律

共有三次不同形式的主題

當中有兩人輪流對話應答的樂句

每次旋律間都有穿插魔鬼(梅菲斯特)的嘲諷

 

 

第三段:

全部的人彷彿都陷入愛情

愉悅地跳著舞

愈來愈瘋狂

最後突然人去樓空

只剩下夜鶯獨自高歌

 

 

 

搭配著樂譜以及示範演奏

整體的感受更為明顯

即使沒有彈奏過的人

應該也能馬上對這首作品有一些認識

針對演奏者

麥可·列文也有點出一些大家容易疏忽的部分

主要都是旋律與伴奏之間平衡的問題

和弦伴奏不要過度搶走旋律風采

並提供一些不同的彈奏方法(增加低音)給大家

課程最後也提供大家線上發問,

這對於大多不敢當面發問的亞洲學生實在是一大好處,

因為不用擔心是不是問了什麼爛問題

大家都互相不認識

所以我也詢問麥可·列文

認為李斯特在第一小節特別標示休止符的概念是什麼?

老師認為像是樂團指揮在準備開始的預備台首動作

讓樂曲馬上進入應該有的氛圍

 

 

 

一個小時的課程也蠻快就結束的感覺,無法太過深入,

但也算是蠻充實的,是個讓自己持續學期的選擇,

獨自在電腦前觀看,也許少了一些臨場感,

我喜歡當場聆聽大師講解完示範的感受,

可以馬上體會到大師的層次離我好遠好遠,

不過線上學習也輕鬆很多,

不需要正襟危坐地聆聽,

反正沒有人知道我是搭配的水果上課,哈哈,

接下來還有很多堂課程,

可能還是會挑一些比較有興趣的課程聆聽,

有機會可以再分享給大家,

同時讓自己做個簡單筆記紀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